第七章 阅兵(1 / 2)

“国家欲耀兵,然望气之事,应由太史令告之,大将军意欲何为?”

上军校尉蹇硕说诸常侍,“我曹欲分大将军之兵,非私愿也,外戚权重,非国家之福,吾等赤子之心,愿国家勿疑。”

诸常侍:“然也。”

张让开口说道:“今西园八校,兵卒甚少,北军五校,不可轻动,唯征兵于外,然外兵进京,调令自大将军府出,进京者受其任命。于我等何益?”

蹇硕:“非也,西园兵事,决于国家,进京者当由吾调配。”

诸常侍:“善。”

分割线

并州。

刺史府。

并州刺史丁原及其幕僚在府内议事。

“君上欲耀兵,今并州已平(南匈奴驱逐于夫罗后回归了驻地),四下无战事,诸君谁愿将兵往之?”丁原问群下。

幕僚们相互看了看,其实大部分都在看主薄吕布。毕竟吕奉先武艺过人,长得又高大威猛,出去阅兵,也能让人感受到并州男儿的气概。

这时,武猛从事张杨开口道:“杨愿往。”

这下众人犯了难,偷偷的打量吕布,看他的意见。

张杨和吕布关系还是不错的,吕布并没有觉得非自己不可,“稚叔可矣。”

见吕布没意见,大家就更没意见了,丁原当即拍板:“可,谁人辅之?”

见大家都没意见,张杨开口道:“张辽,张文远。”

《三国志张杨传》:并州刺史丁原遣杨将兵诣硕,为假司马。

分割线

豫州。

沛国。

新军营地。

“大哥,吾等随典军(典军校尉曹操)至此募兵,已有十余日,何时方能回京都?”关羽问刘备。

刘备:“某亦不知矣,须问曹将军。”

突然,帐外喧哗声大起,刘备等赶忙出帐,之间四周士卒散乱,浓烟四起,到处都是喊杀声。

刘备三人对视一眼,这是?士卒哗变了?

《英雄记》云:灵帝末年,备尝在京师,复与曹公俱还沛国,复,宋本作“后”。此为中平六年事,曹操变易姓名,间行东归,见《魏志·武纪》卷首。是时曹操年三十五岁,先主年二十九岁。募召合众。

《操别传》云:拜操典军都尉,还谯。沛士卒共叛,袭击之。操得脱身亡走,窜平河亭长舍,称曹济南处士,卧养足创八九日。谓亭长曰:“曹济南虽败,存亡未可知,公幸能以车牛相送,往还四五日,吾厚报公。”亭长乃以车牛送操,未至谯数十里,骑求操者多。操开帐叱之。皆大喜,始悟是操。

分割线

兖州。

东郡。

东阿县。

学生收拾好行李问程立:“夫子,我等欲往何处去?”

程立回答:“洛阳也,圣上欲耀兵于京都,吾等可往。”

九月,南单于叛,与白波贼寇河东。遣中郎将孟益率骑都尉公孙瓒讨渔阳贼张纯等。

(这里的南匈奴特指于夫罗的流亡部族,个人推断当时于夫罗应该是被反叛的族人驱逐后,率部南下,想进京找朝廷帮忙。结果天子病亡,朝廷也没空搭理匈奴的家事,导致于夫罗部一直流亡在外,直至献帝东归。)

十月,青、徐黄巾复起,寇诸县。

甲子(188年 11月 22日),天子耀兵平乐观。

起大坛,上建十二重五采华盖,高十丈,坛东北为小坛,复建九重华盖,高九丈,列步兵、骑士数万人,结营为阵,天子亲出临军,驻大华盖下,进驻小华盖。礼毕,帝躬擐huàn甲介马,称“无上将军”,行陈三匝zā而还。诏使进悉领兵屯于观下。

“起!!!薛议上!薛议上!”

平乐观周围早已有禁军围守,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