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逐机!(2 / 2)

山阳郡。

东缗县。

曹操下令部分士卒返乡,自己则率领人马前往兖州,准备集结军队,同时,为了防备袁绍反应过来,而导致的大战,下令让董昭接替夏侯惇的河南尹,调集夏侯惇、曹仁来和大军汇合。

山阳是产粮大郡,大军在这里集合也是为了更好的补充粮草。

而就在曹操赶往兖州昌邑的过程中,收到了许都来的书信。

天子意欲恢复世家子的教育。

曹操骑在马上,薛议在侧,只听得王必说道:“天子之意,利天下也,然世家子若为郎舍人,免其赋税,粮草必为所困,当今之时,此法恐难以为之。”

(读书人是要免赋役的,王必的意思是我虽然看好天子的计划,但是太多的读书人,会导致赋役存在问题,最终会变成粮草的问题,具体是否实行,还看曹操的意思。)

曹操转头望了一眼,没看到郭嘉,(郭嘉在军队后面)见薛议在侧,问道:“伯言意下如何?”

薛议想了一下,说道:“今天下未定也,若因少赋役而缺粮草,于大军无利,智者不为也!”

曹操闻言点点头,开口道:“当今之际,天下未定,可少缓之。”认同了王必和薛议的意见,暂缓这个事情。

王必收到指令,当即下马,回到马车上,写信回复去了。

东缗原是山阳郡的一个小县,兴平元年(194),曹操率军与吕布争夺徐州之时,吕布就屯兵于此,双方曾经在山阳郡多次展开战斗,后来吕布兵败之时,也和曹操在东缗进行过交战,如今三年已然过去,而东缗再也无复以前的繁荣,现在的东缗,一片萧条,大军过境,田埂之间也很少看到劳作的农民。

多的,反而是田埂旁一座座新起的小坟...

曹操骑着马匹行在队伍中间,望着田地一片荒芜的景象,潸然道:“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蒿里行)

薛议闻言却是一震,“刻玺于北方。”这明显是在说袁绍,难道说,这个时候,曹老板就准备和袁绍开战了吗?

(薛议不知郭嘉之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