殁,欲为修四时之祭,以访于孔融。
融对曰:圣恩敦睦,盛时增思,悼二王之灵,发哀愍之诏,稽度前典,以正礼制。窃观故事,前梁怀王、临江愍王、齐哀王、临淮怀王并薨无后,同产昆弟,即景、武、昭、明四帝是也,未闻前朝修立祭祀。若临时所施,则不列传纪。臣愚以为诸在冲齓,圣慈哀悼,礼同成人,加以号谥者,宜称上恩,祭祀礼毕,而后绝之。至于一岁之限,不合礼意,又违先帝已然之法,所未敢处。(孔融传)
...
建安五年,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
天子诏三公举至孝二人,九卿、校尉、郡国守、相各一人。皆上封事,靡有所讳。
(其实从这里还是能看出,此时的天子还是没有完全被曹操所掌控的,还能自己做主。)
...
而就在天子下诏,让公卿推举人才进言之际。
曹操大营,发生了一起刺杀。
曹操与袁绍对峙于官渡之时,曹操的常从士徐他等人秘密谋逆,欲背叛曹操,投靠袁绍,但是因为许褚常在曹操左右,畏之不敢发。
一日,等待许久的徐他等人终于乘着许褚休息的日子,准备发动刺杀。
神奇的是,许褚似有所觉,提前察觉到了徐他等人的异常,就在当天并没有如时去休息,而是一直陪伴曹操左右,徐他等人持刀入张,发现许褚,神色当即一变,许褚本就就有怀疑,当即下令,击杀了徐他等人。
曹操自此益亲信许褚,出入同行,不离左右。
小知识
《礼记·曾子问》:子夏曰:“三年之丧,金革之事无避也者,礼与?初有司与?”
孔子曰:“吾闻诸老聃曰,昔者鲁公伯禽有为为之也。周人卒哭而致事。时有徐戎作难,伯禽卒哭而征之,急王事也。”
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四云:古人称其父兄子弟亦曰亲戚。《韩诗外传》曾子曰“亲戚既没,虽欲孝,谁为孝”,此谓其父母。《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此谓其子弟。《昭公二十年》棠君尚谓其弟员曰“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也”,《三国志》张昭谓孙权曰“乃欲哀亲戚”,此谓其父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