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察觉(1 / 2)

曹操终于到达了扬州寿春。

刺史府内,曹操独坐上首,刺史刘馥居于左,祭酒郭嘉居于右。

刘晔、蒋济等被推荐之人坐于第一排,而薛议和蒋干则坐在最末尾。

曹操当先开口道:“今选举不实,邪佞未去,权门请托,残吏放手,百姓愁怨,情无告诉。有司明奏罪名,并正举者。

选举乖实,俗吏伤人……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既非能显,而当授之政事,甚无谓也。

灵帝之世,阉宦用事,秉权,危害忠良。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夫选用失于上,则牧、守非用人矣;贡举轻于下,则秀、考不得贤矣。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考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于时悬爵而卖之,忧列肆也;争津者买之,犹市人也……其货多者其官贵,其财少者其职卑。

今吾至寿春,当为国取士,辨证贤明,二三子可畅所欲言,唯才是举!”

坐下众人一齐拱手俯身:“遵曹公令!”

于是薛议注意到,坐下所荐之人当即讨论起来。

内论国邑先贤、御贼固守、行军进退之宜,外料敌之变化、彼我虚实、战争之术。

众人都争先在曹操面前展现着自己的能力。

而正好乘着这个机会,又将话题转移到了山贼陈策的身上。先前薛议等人讨论贤士之时,就被蒋干想趁机转移话题,而现在,问题被抛给了坐下众贤士。

曹操问道:“陈策可伐否?”

大部分人劝说:“山峻高而溪谷深隘,守易攻难;又无之不足为损,得之不足为益。”(鸡肋之地,得之无益。)

唯独刘晔起身反驳:“策等小竖,因乱赴险,遂相依为强耳,非有爵命威信相伏也。往者偏将资轻,而中国未夷,故策敢据险以守。今天下略定,后伏先诛。夫畏死趋赏,愚知所同,故广武君为韩信画策,谓其威名足以先声后实而服邻国也。岂况明公之德,东征西怨,先开赏募,大兵临之,令宣之日,军门启而虏自溃矣。”

(《史记·淮阴侯传》:韩信问广武君曰:“仆欲北攻燕,东伐齐,若何而有功?”广武君曰:“为将军计,莫如按甲休兵,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燕已从,使喧言者东告齐,齐必从风而服。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

曹操笑道:“卿言近之!”

话题在此接过,曹操当即令这些贤士下去,转而和郭嘉、薛议等人讨论起江东的人事来。

蒋干道:“江东诸人,今皆以书信劝之。唯周瑜未有,干以为当亲往之,为之游说,或可使其来投。”

“蒋干这是要亲自去游说周瑜了吗?”薛议想到,几日接触下来,薛议也是发现蒋干是真的干吏,非常的有能力。但是周瑜可不是那么好挖的呀...

曹操却是当即欣喜道:“善!”

...

扬州。

吴郡。

周瑜府邸。

鲁肃来向周瑜告辞。

周瑜差异道:“子敬何出此言?”

鲁肃答道:“刘子扬以国士之称召我,言东郡薛伯言亦欲举我于曹公,今在江东,未有寸身之职,仅投公瑾门下,非丈夫之志也!”

周瑜这才明白是自己怠慢了鲁肃,当即正色道:“昔马援答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会稽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吾方达此,足下不须以子扬之言介意也。”

当着鲁肃的面,周瑜就手书给孙权写信:“肃有大才,将军(指孙权)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