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前十的谋士。
面对贾诩这样的聪明人,文丑没有遮遮掩掩,坦然回道:“向文某投降!”
“好,看来世人都低估文上将军了!”贾诩感慨一句,然后继续问道:“贾某曾效力过多方势力,文上将军不担心贾某背叛吗?”
“文某为何要担心?文某能俘虏你一次,就能俘虏你二次!”
“这…可曹司空对贾某不错,贾某若是背叛,那就是不忠不义了,文上将军愿意接纳这样的人吗?”
“贾诩,文某知晓你本身并不是朝秦暮楚之人,只是因为擅长自保,才屡屡顺势投降,文某相信,只要文某一直强大下去,不给你带来生死危机,那你便不会背叛文某。”
“文上将军,你似乎很了解贾某?”
“文某与你初次见面,要说有多了解你,那是虚的,不过,文某从你过往的表现做出判断,你这人最擅长自保,才能高绝,用计毒辣,如果给当世所有谋土排名,你的才能堪入当世前十,甚至进入当世前五也大有可能。”
“哈哈哈,没想到文上将军对贾某评价如此之高,贾某真是…”
“贾诩,客套话就不多说了,文某再问你一句,降还是不降?”
贾诩先是看了看满脸惊惶的曹军残兵,又望了望斗志昂扬,随时准备将曹军残部一口吞掉的袁军士卒。
最终长叹一声:“贾某愿降!”
贾诩的投降,犹如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整个曹军残部中,除了曹洪和少部分曹操的死忠分子,其余人都放下兵器,跪地请降。
袁军包围圈内,曹洪看着倒戈后的贾诩向曹军残兵劝降,眼中顿时满是怒火:“贾诩,主公待你不薄,你为何要背叛?”
贾诩满面羞惭,并没有接话。
曹洪看到贾诩这般反应,忽然语气一转,大声劝道:“贾参赞,如果你还有羞耻之心,那便自刎而死,这样一来,我曹子廉还能敬你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
自刎?
贾诩心中暗暗摇头,既然刚才没有殉死,那现在自刎又有何用?
想到自己成为降臣的命运已经无法改变,贾诩一咬牙,便向曹洪劝道:“曹将军,我军败局已定,你又何必执着?”
“曹司空面对袁公的大举进攻,随时可能败亡,曹将军与其今后给曹司空殉葬,不如投入文上将军麾下。”
“文上将军不但武艺高强,智略也颇为不俗,你两次败在文上将军手中,应该知晓文上将军的能耐,文上将军的前途不可限量,你如果投靠,可谓是前途远大。”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曹将军是个聪明人,可不要犯糊涂啊!”
贾诩这一番话虽然说的颇为有理,但听在曹洪耳朵里,却是极其刺耳。
曹洪双眼赤红,手指贾诩大骂道:“贾诩,你这个忘恩负义的无耻之徒,本将军羞与你为伍!”
说完,曹洪转身望向身边仅剩的两千忠义将士:“诸位弟兄,主公平日里待我们不薄,我们绝不能负他,人难免一死,与其抛却忠义,苟且偷生,不如轰轰烈烈的去死。”
曹洪为人吝啬,平日里给部下赏赐时不但斤斤计较,还时常有所克扣,因为这个缘故,不少曹军对他是有意见的。
可现在,曹洪宁死不屈的忠义和血性,却是赢得了他们的尊敬。
两千曹军残兵中,孙啟手持一柄卷刃的长刀,铠甲破裂,浑身是血,尽管身上疼痛难忍,但他一想到惨死的叔叔孙观,他的双眼立马变得赤红:“弟兄们,曹将军这样的大人物都能豁出性命,我们身份低微,又怎么能怕死,杀啊,为死去的弟兄们报仇!”
孙啟挥刀直冲向文丑,两千曹军残兵也紧随其后,同时口中大呼:“杀啊,为死去的弟兄们报仇!”
看到这一幕,文丑不禁感叹:“好一群忠勇烈士,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