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无神,皮肤粗糙,蓬头垢面,点头哈腰。
营养不良的时代,只有吃人的阶级才能长的像个人样。滑稽么?
刘培安对汤姆说过:“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牧师也对汤姆说过:“富有的,给他更多;没有的,把他仅有的也拿走。”
看门人:“工作而已,不用谢。”
刘培安一身黑色四开叉长袍,头戴牛仔帽,多口袋深色长裤,腰悬转轮手枪,脚蹬系带皮靴,背着双肩背包。风尘仆仆的模样,跟此时中国人的形象迥异。 刘培安还没说话,另一个人喊道:“你居然把辫子剪了?” “有辱斯文!” 刘培安眉头一皱,问道:“他们是什么人?怎么会在这里。” 这些人是从里面出来的。 看门人:“少爷把这里改成图书馆了。这些中国人也是少爷安排的,就住在对面。” 图书馆?也是东家的人?刘培安于是道:“在下刘培安,克鲁格先生的老师。几位是……?” 老师?听上去似乎来头不小。几人愣了下,顿时客气了许多。 过场般的互相见过后,一人重提旧话:“你奇装异服,辫子也剪了,将来回去,如何是好?” 刘培安有些烦躁:“西方盗匪遍地,欧洲也不例外。如果争斗时被人抓住辫子,可就九死一生了。”他摘下帽子,顺了顺头发:“短发才更适合周游各国。你们最好也都剪了。至于回去?哈哈哈!我在这里前程似锦,干嘛还要回去?” 几人有些吃惊:“您还去过欧洲?” 这些人也不是老顽固,老顽固是不会出海的,觉得刘培安说的有些道理,还似乎有些身份。不可能恶言相向。中国人的智商普遍不低。大家都是为洋人打工,再说人各有志,何必呢? 不过人性就是这样,会自觉得维护自己坚持的东西。 举个例子,你请客吃饭。结果厨子的手艺糟糕之极,客人还絮絮叨叨的说这是猪食,估计你就会冒出一种掀了桌子当场跟他翻脸的冲动。 其实你跟厨子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你只会觉得是客人不给你面子。而不会第一时间想到要找老板大骂他一顿退钱,说不定还会硬着头皮说菜还行。 不过这么“不懂事”的客人非常罕见。 中国人常说落叶归根,实际上并非如此,讲究衣锦还乡才是真的。你看看中国有多少海外侨胞就明白了,他们甚至还在海外建立了国家,到死也没回去。 “身为中国人,当牢记自己是炎黄子孙啊,奇装异服成何体统?” 刘培安讥讽:“炎黄子孙是扎辫子的吗?” 这人语塞。 有人打圆场:“洋人如今势大,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大家都是一起混饭吃的,当同舟共济才是,这些都是旁枝末节。” 看门人:“我说,这里不是聊天的地方,别堵在门口。” 刘培安:“难得遇见,也算有缘。我们换个地方好好聊一聊。几位还没吃饭吧?正好一起去酒馆,我做东。” 几人嘴上皆道这怎么好意思呢?然后就跟着刘培安走了。 他们无所事事,整天泡在图书馆。小克鲁格也没安排工作,只发放了些生活费,当然不多。吃饱饭不成问题,想大快朵颐就舍不得了。来这里是为了挣钱的,不是来吃喝的。 旧文人有个特点,长袍不离身,俨然成了读书人专属。刘培安的长袍只是被胖女佣扔了。不过,这量身定做的黑袍子十分合身,还便于行动,所以也就没换。 实际上,这是汤姆的恶趣味之一。这衣服跟某个他以前他看过的电影里的主角的风衣有九分相似,立领中门襟四开叉。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