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伐我秦国,收复此次大战之中丢失的国土。”
听完了武安君吴起对于作为此次战败方的魏国与韩国的分析,秦公嬴连与栎阳君相互对视一眼,各自轻轻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在场三人心中都明白虽然此次大战魏韩两国都损失了不少国土,但是都还没有到伤筋动骨的程度。
我们先来看看魏国。
虽然丢失了河西、上郡、魏县和上洛这零零总总加起来接近千里的土地,但是作为精华之地的河东、河内之地却是并没有丢失。
依靠着李悝变法所积累下来的厚实底蕴,不需要多少年魏国便能恢复自己天下顶尖强国的国力。
对于李悝变法对于魏国的巨大作用,秦公嬴连心中可是有着清晰认识的。
在原来的历史时空之中,李悝变法不仅使得魏国在文侯之时一跃成为天下霸主,更是将这个霸主地位一直维持到了魏惠王时期。
在这中间先后遭遇到了魏武侯时期与赵楚两大强国的鏖战、魏武侯死后长达三年分裂、韩赵两国密谋瓜分魏国这一系列堪称劫难的事件。
就是如此依靠着李悝变法所积累下来的厚实家底,到魏惠王初期魏国依旧还是那个令天下各国心生惶恐的霸主之国。
如今的魏国不过是丢失了他们从来没有当作本土来经营的土地,那些堪称劫难的事件还没有发生。
秦公嬴连相信要不了多少年,魏国的国力便会基本恢复。
我们再来说说韩国。
虽然丢失了宜阳以西的大片国土,甚至旧都宜阳这个天下间重要的铜铁基地都为秦国所得,但是韩国在此次大战之中的伤亡可是并不算大。
韩国朝堂及时作出的割地决定,不仅挽救了函谷关前那数万韩军的生命,更是让韩国大军保留了大部分的实力。
假以时日等到国力恢复,这些韩军士卒便能再次踏上战场,夺回这次大战之中被秦国夺取的土地。
按照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次各国之间所签订的各项和约不过是为了争取时间的权宜之计罢了,未来秦国所遭遇到的可能是一场更为惨烈的战争。
此次大战秦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胜,楚国以及赵国这两个盟国可谓是出力甚多。
在南方,楚国令尹屈武所率领的二十万大军牢牢盯住魏国河内之地的大部分兵力;在北方,赵国大军吸引了龙贾麾下十万魏国精锐的全部精力。
若是没有赵楚两国在其中,秦国就算是能够一举收复河西失地,也断然不会取得如此之大的胜利。
想到这里秦公嬴连的心中忽然生出了一分迟疑,随即向武安君吴起轻声询问道:“此战过后,赵楚两国对我秦国又会是什么态度呢?”
就见武安君吴起举起手中酒爵,将爵中秦酒一饮而尽之后目光灼灼地看向了秦公嬴连,“吴起以为赵国恐怕会背弃我秦国。”
“什么!”
听到这个如同晴天霹雳一般的消息,在他对面的栎阳君甘龙不可置信地喊道,而反观秦公嬴连脸上却并没有半分的惊诧之色。
然后就听秦公嬴连沉声说道:“师兄,这个猜测与我不谋而合。此次大战过后魏国必定会不遗余力地拉拢赵国,而赵国也会因为我秦国的威胁投入魏国的怀抱之中。”
秦公嬴连之所以对于赵国会投入魏国怀抱没有半分惊讶,除了因为原来时空之中赵国就与魏国和解之外,还是因为意识到赵国与魏国之间的矛盾不再足以支撑赵国继续对抗魏国。
在秦公嬴连看来魏国与赵国之间的矛盾大概有三:
其一、赵魏之间实力失衡,导致原本处于三晋执牛耳地位的赵国对于魏国这个后来者生出了芥蒂。
其二、魏国对卫国给予保护,阻止了赵国对卫国攻势。
其三、魏国之前所占领的中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