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之中,不少往日里的繁华之所,都已经变得破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人烟……
我行医虽然能够救治上一些人,但又能救治几个?
终究有限。
就算是我再怎么努力,也不能改变这种变化半分。
由此可知,这大汉人,不是行医能够救治的。”
如此说着,他整个人都显得比较落寞……
“华医者心怀天下,当真令人佩服。
但所言也有些偏颇。
华医者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能救一个,就是一个。
看上去与局面或许无补,但终究还是救活了一些大汉人,让大汉人少死。”
荀彧出声接话。
黄忠也出言道:“从总的来看,华医者所言之事,确实不错,但从小处来看,华医者所行之事,当真令人佩服。
至少那些被华医者救助,活下性命的人,绝对不会认为华医者此番作为多余,不会认为华医者在做无用功。”
华佗闻言,笑了笑道:“被二位这般一说,我心中倒是觉得好受多了。”
说罢,又长叹一口气道:“我是一个医者,学的是医人之术。
虽看到当今大汉分崩离析,病情愈重,如人之老迈,将病入膏肓,却只能干着急,毫无办法。
后悔当初从医,而不曾学习治国之道,不然也不至于如此……”
荀彧也跟着叹口气道:“当今之时,就算是学习了治国之道,也有许多人只能扼腕叹息,无半分建树。
朝中诸公,各地众多长官,学习的都是治国之道,可在当今之世,又做出了什么成绩?
有很多人,不仅仅没有救国,反而还在害国!
导致诸多大汉人受难。
与这些人比起来,华医者高出他们太多了。”
“未曾请教阁下尊姓大名。”
华佗望着荀彧道。
荀彧对他拱拱手:“颍川荀氏荀彧荀文若。”
华佗闻言,对着荀彧拱手:“莫非荀司空之家人?”
荀彧道:“荀司空为家叔父。”
“之前曾听黄将军所言,荀郎君一行人乃是前往益州,不知前去何事?
可……可是寻找可医国之人?”
华佗望着的荀彧黄忠,出声询问。
荀彧闻言道:“非只寻找的医国之人,也在寻找可医人之人。”
华佗闻言,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些笑容来:“如此说来,咱们所寻之人,乃是同一人了。”
荀彧道:“华医者如何能确定,医国之人便在益州?”
华佗笑道:“我一边行医,一边云游,走了很多的地方,听说和见识了很多的人,知道了不少的事情。
所过之处,多破败多离难,唯来到关中之后,目睹了非凡景象。
与南阳等大郡比起来,关中之地的繁华,是远不比的。
但关中,却有着那些地方所没有的精气神。
那些地方虽繁华,但繁华之中带着死气沉沉,满是腐朽气息。
关中虽才换发生机,却似千年古木之树桩,重新抽出新芽。
虽弱小,但未来可期。
在下只是一个医者,并不敢肯定益州那里有着医国之人,但从目前所见情况来看,那位确实要比许多许多人做的都好,都将之比了下去。
所以,在下想去看看。”
荀彧对着华佗拱手道:“我也这般想的。
最好不要让我等失望啊!
如今这大汉天下,是真的禁不起折腾了。
再不出现拥有真本事的医国之人,只怕真的是回天乏术……”
如此谈论一阵儿,几人之间,居然有种找到知己的感觉。
有些时候,缘分就是这样的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