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永乐大帝的宿命(终)(4 / 7)

甄武远远的看着他。

他的背影挺拔,花白的头发打理的整齐,英武的仿佛如年轻时一般。

这让甄武心中不由得也放松了几分。

可是当大军快到甘州时,一场开春后的雪,却让朱棣一下子倒了下来,风寒在他苍老的身体中肆虐,一点一点把他生命拖到了最终时刻。

这一日,朱棣把甄武叫到了他的床前。

他看着甄武伤悲的快要哭出来的模样,慈祥的冲着甄武摇了摇头:「我的大将军不能哭。」

这一句差点让甄武绷不住。

朱棣用力的扯出一个笑容道:「我快不行了,有些后事必须要交代给你了。」

「不会的,不会的,陛下只是染了小疾,太医一定能够治好的。」甄武哽咽的连连说道。

朱棣又摇了摇头道:「我知道我的情况,你别打岔,我怕有些话说不完。」随后,朱棣顿了顿,喘了一口气接着说道:「我给你留了顾命的圣旨,以后你可以凭旨意辅政,必要时刻老大也要听你的。」

甄武张了张嘴。

朱棣摆手止住了甄武的话,有气无力的说道:「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其实老大继位,我还是放心的,只是他缺一股杀气,一些心怀不轨之人,难免会看他性软,趁机跳一跳,你替他镇一镇,别让他因为骚乱或是稳定之类的事情,向那些文臣妥协,有些士家子弟自宋以来,家族根深蒂固,枝繁叶茂,难免私利太重,若权势过重于国无益,他们更是借着孔圣人之名,以读书人身份联络有无,一旦妥协多了,必养出庞然大物,帝令难行。」

甄武眼含泪花的点了点头。

他明白这些,因为如果没有他的话,朱高炽若遇到皇位不稳的情况,为了寻求文臣子弟的支持,难免要向他们让步,就比如停掉郑和下西洋的国策。

而朱棣定下的国策,都是正确的,甄武也有必要帮着朱高炽,让国策不因换君而更改。

朱棣这时再次开口道:「还有如今大明疆域何其之广,藩属何其之多,万万动荡不得,否则定如前元一般,分崩离析,人心不在,然而若是长久感化,百年后他们也就与我大明子民无异,心忠我大明,所以这也需要你这样的军中支柱撑一撑老大,我知你也累了,但你再坚持坚持,过个半年一载后,天下稳定时你再闲赋家中,到那时候,你只需时不时过问一下就可。」

甄武哭了出来,哽咽道:「陛下放心,我一定会帮陛下看好大明的,绝不让陛下的心血付之东流。」

「这我就放心了。」

朱棣笑了起来,他清楚甄武的能力,也一手把甄武捧到了这个地位,有甄武在,新君登基时绝不至于有所动荡。

而说完那些交代的话后,朱棣好似彻底的放松了下来,他眼神迷蒙的仿佛看到了他的一生。

他轻轻的说道:「我这一生经靖难导致天下苦难几年,可后来征漠北,修大典,下西洋,收交趾,治西南,通运河…文治武功,吏治强民都做了,总能弥补了我的罪孽了吧,等到了地底下后,老爷子总不能再埋怨我了吧,我即便比不上大哥,可也总该比得过建文了吧…」

连续三个不确定的疑问,道尽了他一生开拓不止的心魔

甄武刚欲说话。

房间里的其他人嚎啕的哭声响了起来。

甄武看向朱棣,不知道何时,朱棣已经再没有了声息,如后世历史中一样,再一次死在了他的雄心开拓下。

作为统治天下的永乐大帝,他完成了他的使命,带着他一生的功绩,离开了这个让他眷恋的人世间。

……

等到第二日下午,朱高煦从甘州快马赶来,他一头钻进了朱棣的大帐之中,三两步便扑到了朱棣的身上。

甄武看着风尘仆仆的朱高煦,默默的退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