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术数在修行时,都更看重天赋和悟性。
天赋方面,顾北是被系统直接灌输的能力,只要自己一点一点挖出来就能用。
悟性方面,顾北两世为人,灵魂强大,才思敏捷,和清华才子王道长相差不几。
现在挡在顾北面前的只有一关。
静功。
俗话说得好,十个奇门九个疯,还有一个特别疯,这个“疯”,就“疯”在静功上。
所有修炼者都要掌握静功。
静功一旦入手,就会进入大致相同的四个境界。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四禅。
初禅,离生喜乐。
离”就是对人世间的厌离心,对人世间有脱离之感,这是初步。
然后,慢慢气脉打开了,由精神跟肉体的作用慢慢修养到最高处,然后有了脱离之感,有解脱之感。
换句话说精神、身体就升华了。
这个阶段修行者基本都能挺过去,挺不过去就身体和灵魂分离,直接变植物人。
挺过去之后,就可以初步体会到静。
二禅,定生喜乐。
初禅离生喜乐时感受到了解脱之意,此时应及时停止。
儒家《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从初禅中停下,就进入了二禅。
度过之后,静的感觉加强。
三禅,离喜妙乐。
到了这个阶段,已经超过了喜,只有乐的境界。
这种乐与欲界天的饮食男女之乐不同。
这个阶段中,修行者体会到的是“静”本身所带来的快感。
这种快感让人无法抛弃,甚至沉溺其中,难以自拔。
四禅,舍念清净。
舍掉了一切烦恼、假想、妄念,超越喜乐的境界。
但一定要注意,舍去一切同时,也意味着难以保全自身。
有些修行者甚至会将自己的意识也舍去。
这与离生喜乐的灵肉分离不同,舍去意识就代表的灵魂的湮灭,成为一具行尸走肉的空壳。
在异人的修炼体系中,以舍念清净的状态去修炼是最完美最理想的。
但在术士不同。
只要是按照术的方法成功入门,就会在静中,进入内景。
内景的存在形式接近于离喜妙乐的境界,在这种状态下,术士在内景中会心想事成,无所不能,然后进入贪禅状态,难以脱离。
所以在术士入门之前,对静功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
就算是顾北这样自悟伏羲八卦奇门的天才,也逃脱不了这一准则。
相反,正因为他自悟的是伏羲八卦奇门,所以在静功方面要比风后奇门、诸葛奇门更加严苛。
从源流上来看,伏羲八卦奇门比风后奇门要更加古老。
一人世界中,老天师曾说:“神龙负图出洛水,彩凤衔书碧云里,因命风后演成文,遁甲奇门从此始。”
这段话出自《烟波钓叟歌》。
大概意思就是如下。
神龟背负洛书,伏義以之演化先天八卦,成为周易之始。
九天玄女赐下龙甲文章,助黄帝击败蚩尤。
黄帝命风后将天书之法归纳总结,成兵法十三章,孤虚法十二章,奇门遁甲一千零八十局,
这就是风后奇门的来源,也就是最早人类使用的奇门。
《新郑县志》记载:风后,伏義之裔,黄帝臣三公之一也。善伏義之道,因八卦设九宫,以安营坐,定万民之。
所以从辈分上来讲,风后奇门说不定还要叫伏羲八卦奇门一声爸爸。
但这并不意味这伏羲八卦奇门比风后奇门更好用。
两者相比较,威力高低暂且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