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离开黔地(2 / 3)

套的,之前住在县衙的时候,逮着空就给她洗脑。

说什么七七迟早要进宫,成了亲就是太子妃,太子他日登基,太子妃就是皇后。

皇后啊,那可是国母,得端庄大气,母仪天下,全天下的百姓都看着呢。

宋英娘一想到以后七七可能要当皇后,就犯愁,愁她性子不拘小节,没点淑女样,跟个小假小子似的喜欢到处野,七七身上没一点皇后的气质啊,愁死人了。

“得,现在让她再快活几天,等回了京我就请几个从宫中出来的嬷嬷教她学规矩,都要当太子妃的人了,怎么能还和以前一样跳脱,怎么高兴怎么来?”宋英娘暗自碎碎念,自顾琢磨起来。

东西从半个月前就开始收拾了,在黔地住了四年,东西真不少,整整装了六辆马车,算上搭人的拢共有十两马车。

新上任的县令已经到了黔地,叶孝元和对方做好交接工作,便带着家眷起程。

为了安全起见,叶家决定与军队一起赶路,免得路上横生枝节。

叶家离开了,建明帝也没兴趣再留在黔州,一时也没想好要去哪,便跟着大伙一起先离开,等他想好去哪了再分道扬镳。

几日后,二郎带着两位弟弟走到太上皇的马车前,恭声道:“太上皇再往前走一里就是江城。”

二郎三兄弟要去给熟识的战友送些银子做安家费,那几个是跟着他们去辽国救人的时候牺牲的,年纪最大的才三十,最小的才十六岁。

这些士兵平时和二郎兄弟仨人玩的好,关系比较铁,如今他们死在战场上,二郎兄弟三人心里都不好受,不做些什么心里过意不去。

于是就趁这次回京,有路过的便顺便送点银子过去,不顺路的也要专程走一趟把钱送过去。

太上皇听说了此事,便要求带上他,他正好不知要去何处,这下有事可干了。

霍老头也是个爱凑热闹的主,自然不能少了他,宋长乐也带着两个丫鬟要跟。

“七七都能去,我和五哥为什么不能去?”六郎眼巴巴的看着一行人驾着马车离开,而他却被拘在马车里不准离开半步,心中暗暗焦急。

五郎淡淡瞥了他一眼,“六弟你自己想跟别拉上我,我可不想到处折腾,只想安安静静赶路。”

说起五郎,两年前他回安南府参加县试,一举夺得榜首,之后院试夺得童生试案首,同年又参加了府院依然是案首。

原本中了秀才后他打算先回黔地一趟的,但那时黔州关外正在打仗,叶孝元和宋英娘觉得黔地不安全,便让五郎先不要回黔地,等仗打完了再回。

五郎收到信后,便按捺住回黔地的心思,一心为次年的乡试作准备,五郎的功课一向好,人也聪慧,这么多年未下场,也算是厚积薄发。

乡试竟中了解元,和大郎相比也不逞多让。

虽然中了小四元,但无人与他一起分享喜悦,黔地不能回,爹娘让他考完乡试,若实在不想留在安南府便去京城找大哥,直接在京城等他们。

左右叶孝元的任期快满了,不用半年就能回京。

五郎想着去京城也是路途逃远,与回黔地差不多的路程,想来想去,便不顾家里人的劝说,悄悄带着护卫跑回黔地。

也是巧了,他刚回黔州,边关就告捷,战事结束,喜事连连。

所以五郎有两年没在家人身边,现下可不愿离开,只想与爹娘还有奶奶多腻歪几日。

六郎作为候府世子,候爷继承人,宋英娘对他管的比以前更加严厉,诸多拘束,他想和二郎他们一起到处浪,想都别想,乖乖跟着回京才是正事。

“回了京你更要注意身份,为人处事也要谨言慎行,万不能辱没了你外祖父的名声,不能给宋家和叶家丢脸,世子候爷你以为这么好当的,你的言行举止得配的起这个身份,记住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