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领导对李家涛不满意了(3 / 4)

可事实上,万志强还是很有想法。李继涛的话刚说完,万志强就接着说:“既然大家认准了这样有利于加快我们雨花区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可以擦亮城市名片,那我们还犹豫什么?我们更应该坚定信念,上下团结,形成合力,深入到每家每户,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群众思想上有疙瘩很正常,否则还要我们这些领导干什么?伟人曾经说过,农民问题,关键在于教育引导。说白了,农民的思想比较固执保守,只看眼前,看不到将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就需要我们讲道理,要让他们看到将来,看到楼房起来后的前景。房子多了怕什么?这是好事,可以出租出去,增加他们的收入。南方沿海地区之所以发达,主要在于他们的观念比较先进,敢想敢干。你们有空到南方走一圈就知道了,那里许多城郊的农民不用干别的,光是出租房子的钱一年都花不完。所以,我们现在的问题不是老百姓的认识问题,而是我们领导层的思想统一问题。我们的思想统一了,可以用我们的思想引导老百姓的思想,可以多想一些办法,帮助大家克服困难。比如,农村信用社,可以上门为农民贷款服务,区里,乡里,村里,都要拿出一些具体的行动来,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物,水泥,钢材都可以。只要各级政斧重视,只要大家万众一心,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同样的一件事情,道理都是由人讲,权力就是道理,权力越大,道理就越多。经过万志强这么一说,其他几个副区长即使心里有一万个不赞成,口头上还是要恭维他决策英明,行动上还得遵照执行。你要公然反对,或者顶着不干,可以让愿意干的人代替你干。

这就是官场,是人人皆知的游戏规则。

区政斧的决议就这样形成了,乡里,村里谁敢不执行?

明明知道是错的,也得执行。于是,层层往下压,区里把任务压到了荷塘乡,乡政斧又压到富田村村里。村民们一听,却是炸开了锅。

有的说:“政斧的好心我领了,但是要我们造楼房坚决不同意,我们住了几十年的土房子,不习惯住能够。如果政斧真的关心我们老百姓,心里装着我们,就不要再增加我们的负担,直接为我们盖楼好了!”

有的说:“政斧搞形象工程,却让我们老百姓买单,这是什么逻辑?我们坚决不干!”

有的说:“我们一家才四口人,用不着造三层高的楼,要那么多房子干什么,我们又不开旅店。”

…………很多村民都想不通,意见很大。

区、乡、村三级干部就深入到村民中做工作,讲城乡一体化的好处,讲将来的前景,讲南方城郊怎么富裕,讲建好了楼房可以出租,还讲将来修好了大家都是城里人。

“出租给谁?我出租给你,你住吗?”就有村民没好气地反问道。

“将来发展起来了,外地人来这里做生意就会抢着来租住,你爬什么?”干部们却是苦口婆心描写远景,给村民们画饼充饥!

村里的工作还是做不通,村民只认钱,没有办法,区里又给每户补贴了2000元,荷塘乡乡财政拿不出钱,就给每个农户赞助了20袋水泥。

有了这些补贴和赞助,才算勉强做通了大部分人的工作。当然,还有极少数家庭困难的,思想顽固不化的,怎么做也做不通思想工作。

做不通没有关系,软的不行就来硬的,谁也阻挡不了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村里把工程承包给了一家房地产建筑公司,四五台推土机突突开进村,把屋里的人轰出去后,破旧的土房子在顷刻之间变成了一堆废墟。

可就在这次拆迁中,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八十岁高龄的王老太太被埋在了她的老屋里!

王家四世同堂,子孙们聚集了好几十个人,要找建筑公司算账。可建筑公司推卸责任说:“我们三天前就通知你们要搬迁,出了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