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吴伯宗、虽千万人吾往矣(3 / 4)

底读明白了什么?”

“子翔,你看看这一次来的那些儒生清流,哪一个像是王爷那般的人物?”

“人读书,便是学理。理,为道理,而非朱程理学。是为致知,是为良知,正是因为有了良知,才会去遵循良知而行事,如此简单的道理,难道他们不明白?他们说着天下大同,却又将圣学捧的高尚,一口一个愚民,难道天下百姓真的这么需要圣学来教化?”

吴伯宗的声音越发的悠长。

“唯有……王爷!”

“唯有他!”

“只有他,心向黎民,面向百姓!”

吴伯宗说着说着,眼眶陡然红润了起来。

他丢掉手里的酒杯,起身摇摇晃晃的走出了院子,顺手从墙角将锄头扛在肩头,随后头也不回的走出了院子。

……

所谓拜山门,便是学问之间的讨论,论学便要有论点,而这一次清流名士们前来拜山门,首当其冲的便是要与吴伯宗论‘劝农诗’无用这个观点。

这个世道,读书人不少,因为就连元末战乱的时候,读书人都能有一个不错的栖身之地。

这一次来到大同的读书人属实是不少。

他们来到大同,原本还私底下埋怨这大同乃是苦寒之地,结果到了这里才发现,说是塞外江南也不为过!

雄伟的城墙,拥挤的人口,热闹的街景,以及秩序齐全的市场,到了大同,才发现原来塞外的城池也可以如此的繁华,如此的雄伟。

打脸来得太快,原本还打算以文教为切入点,暗讽大同的不开化和落后,结果到了才发现脸上如此的生疼。

于是,这些读书人转头就开始攻击大同的环境充满铜臭。

对此大同的百姓们表示根本没人搭理这些人。

“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官府下场以道路关卡进行收费,简直是荒唐!道路自古有之,从未听说过居然还要收费的。”

“晋王这简直是乱来!此举绝非兴化之道!”

“我中原王朝兴衰几千年,从未有过如此骇人听闻之事发生!圣人崇礼,人与禽兽之分亦是在此,如此重视钱帛,倒是失了礼数!”

这样的话,才大同每个地方都有出现。

清流们可以说是畅所欲言,这是他们的权利,更是他们赖以为生的手段。

并且他们的话,还有专门的人整理成册,上交到中书省去,说不定还能被朝中的大儒呈交给陛下。

而对于这些话,商人心里虽气愤,却也不敢反驳。

虽然这些钱都是他们交的,但这些钱却又不是朝廷无故征收的。

这些费用,包含了道路维护、仓库管理、道路整洁、治安维护等等,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费用,他们行商才能如此方便省心。

这些钱他们交的放心,交的踏实。

不交这笔钱,难道还指望朝廷下政策来征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当初皇帝就因为一个沈万三,差点把天下的商人和富人都抓去了京师。朝廷出手,那就是往死里整!比起这个,他们巴不得晋王殿下多收点路费,安心!

而清流们在大肆嘲讽的时候,也终于有人正式对吴伯宗发出了论学的邀请。

并且这些人一上来,就将吴伯宗的学问直接跟社稷安危给划上了等号。

这是清流名士们的惯用套路。

不管什么情况,先上纲上线的和江山社稷扯上关系,这样后面说什么都是错的。

“吴先生也曾是圣人门生,既然为圣人门生,为何又要诋毁自己的授业恩师?此为,不忠!不管吴先生的学问如何深如瀚海,但德行不全,难以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