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次,三宝公公已经病故了,我们两兄弟是跟随家父王景弘,一起下的西洋, 船队先到苏门答腊,后到爪哇。 那次路线较进, 回国时,苏门答腊国王还派遣其弟哈尼者罕随船队到我大明北京城朝贡!”兄长王祯就这三次下西洋情况给朱祁镛做了详细的禀告。 朱祁镛想了想,再次问道, “两位爱卿,既然跟随三宝太监和你们家父两次出海下西洋, 那三宝太监和你们家父是如何分工的呢? 谁人负责指挥大战,谁人又负责统筹全局呢?” 这次是弟弟王英回答道, “陛下, 在下西洋的征程中, 三宝公公郑和是,总揽一切公务的统帅。 而家父王景弘是负责和船工、水手协调合作,作为航海技术方面的统领! 具体就是 航海前,由家父王景弘负责船舶的征集与修建、航海技术人员的甄选、航海针路的确认、航海图的测绘制作,还有水师的督练等一系列筹办事务。 家父王景弘,作为船队的首席航海家,管理着一支由船长、舵手、水手等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的数量庞大的水手队伍。 船队组织严密、管理科学、分工负责、阵营整齐,共有宝船、战船、水船、粮船、马船等大小船只200余艘、多人,其中最大的宝船长146.67米,宽50.94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宝船。 船队还使用了指南针、过洋牵星术等先进的航海导航技术! 航海过程中,家父王景弘还要与三宝公公郑和,一起共同肩负起指挥船队前往各国访问的重任。 说句自夸的话, 家父王景弘,不但深思熟虑、足智多谋,而且精于航海技术,还尤其擅长兵法,在出使海外中曾经屡建奇勋。 如舟师往满剌加途中,发现前方出现白茫茫古怪的一片水,旋成三五里的一大水涡,如天崩地塌一般轰响。 当时三宝公公郑和不知究竟,曾问家父王景弘, 家父王景弘直接脱口而出:这是个海眼泄水之处,其名为‘尾闾’。 在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那次下西洋返航途中, 三宝公公郑和在古里(今印度的卡利卡特)去世时,曾经把带领团队继续航行的重任托付给了我父亲王景弘, 之后后面的航程,都是由家父王景弘,独自率船队回国的。 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 家父王景弘,更是奉旨第八次出使西洋,独立指挥船队前往苏门答腊, 就凭此,足可以说明家父王景弘作为航海家与军事指挥家的聪明才智和卓越能力。”王英骄傲的说道! “那你们兄弟两人,可继承了你们父亲和三宝太监的军事指挥和航海的本领?”朱祁镛问道。 王祯、王英,兄弟两人对视一眼,信心百倍的说道, “回陛下,我等兄弟现今于海上若论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好,太好了!朕等着就是你们这句话,听着就提气!! 锦衣卫千户王祯听旨, 朕任命你为东海海军提督,统辖一百五十艘新式战舰,一万海军,南下剿灭景泰朝与建文朝的海军, 若有良机,即从海上攻入南京城,收复南京城。 锦衣卫千户王英从旁辅佐! 你二人可敢领命?”朱祁镛沉声问道, “陛下,臣领命, 若事不成,愿以首级来见!!!”王祯高声应道。 “陛下,臣亦然!!!”王英随即应道。 “好,如此,你们兄弟二人稍作收拾,即刻启程,赶赴山东青岛,招募水手,接管东部海军。 三月初一,南下平乱!!!”朱祁镛大手一挥,定下了出兵得时间。 “遵旨,陛下, 臣等告退
第5章 王氏双杰(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