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品摇摇头:“我不同意!”
潘美美滋滋的,突然被拒绝一脸惊诧的问:“为什么?”
宋品微笑道:“请相爷换位思考,你掌握这门生意,仅仅是缺钱而已,我出五百万两要占一半你同意吗?”
潘美一下子就陷入的纠结。
方道远一旁幸灾乐祸:“哈哈哈,你自己这一关都过不去,凭什么要别人同意呢。”
宋品又转脸问孙长文道:“孙大人,假如你掌握技术,我出五百万两占一半份子你同意吗?”
孙长文略作思考,直接摇头:“不同意。”
“范大人呢,你会同意吗?”
宋品又问范思敏。
范思敏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了,所以他毫不犹豫的摇头。
“好,现在让你们来说,假如是你们掌握技术,我来出钱办厂,你们觉得如何分成才是合理的?”
三人面面相觑。
“这么赚钱的生意,我最多愿意给别人一成。”潘美一脸不情愿的道。
范思敏:“我最多给别人两成,这已经是顶天了!”
“呃···呃···呃···我很难做决定,我倾向于最多给一成,但是如果没有钱进来投资,我一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全把生意做大。所以合作极不情愿,不合作时间漫长。···”
孙长云直接陷入了两难。
“哈哈哈哈,你们都会纠结在分成比例上,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你们没有一套合理的估值方案。如果有了合理的估值方案,双方就会更容易谈成合作。”
宋品将话题引入了深水区。
“合理的估值方案?”
“合理的估值方案?”
“合理的估值方案?”
“······”
现场众人都在重复这几个字,但是他们都不懂。
“假设我产品不愁卖,单纯的商品利润率有三十多倍,请问我自己生产如何赚到我扩大生产需要的五百万两银子?
不愁卖,生产也很快,算上于运输时间就算是在杏花村运到京城也就十二天。累计连生产到运输到销售出去,一个月周期。
就算我从手搓开始,一个月后是一千两,一百两扩产,一百两运费,和材料费一个月后可以拿出最少两百套。
再过一个月呢?
用不了几个月时间就能自己赚到五百万两···”
“对对对,我就是这么想的,所以我怎么都觉得找人出资合伙就是亏的!所以我很纠结。”
孙长文说出了自己刚刚纠结的原因。
宋品严肃道:“一般情况一个项目的估值是以过去留到十二个月的经营情况作为基数,还要考虑十八个月到四十八个月时间的经营估算。
就以我发电机项目过去六个月算,我按照一万两一套的价格分别卖给大齐一千套,吐蕃三百套,还以三万两一套的价格在京城卖出了一百多套。
这些是在六个月内完成的,如果按照这样计算。那么成本忽略不计,我六个月利润一千六百万两。
越是赚钱的项目向后的计算月份就应该越长,这里我们就按四十八个月算,那我整个发电机项目的总估值应该是一千六百万的八倍。也就是值一万万两千八百万两。”
众人张大了嘴瞠目结舌。
好久没人说话,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是宋品自己做,四十八个月也就是四年时间的确能赚这么多钱。
“哈哈哈哈,这里不可思议吧,问题出在万倍暴利实际上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我刚刚说了要降价,我希望暂定一千两一套,包安装。随着产能的增加,逐步降价到一百两一套。”
宋品随即指出了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