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八:魏晋南北朝——刘宋 3(1 / 2)

虽然仅仅是好色就逼反了叔叔这一点,就已经足够把刘骏称之为昏君了。

但这可是刘宋王朝啊!

刘宋王朝的昏君,那能和别的朝代的昏君一样吗?

他们的朝代昏君要求可是很高的。

各朝代的皇帝:这昏君的要求,在不同朝代还有不同的要求啊?

刘宋百姓:这么高的要求,大可不必。

刘裕现在对他的后人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光幕这么说只能让他更绝望。

他到底是做了什么孽啊?才会有一堆这样的后代。

所以……

作为刘宋王朝的昏君,刘骏不仅好色,对大臣也不咋地,甚至有些行为可以说是极尽折辱。

咱们由少到多讲:第一个,他喜欢给臣子起侮辱性绰号。

根据《宋书·王玄谟传》中记载:“玄谟性严,未曾妄笑,时人言玄谟眉头未曾伸,故世祖常呼玄谟为‘老伧’。”

除了这样的记载,还有在《宋书·刘秀之传》中的:“秀之俭吝,少恩情……及后宴集,每呼秀之为‘老悭’。”

还有,《宋书·颜师伯传》:“师伯少孤贫,涉猎书传……帝常呼师伯为‘齴’。”

这些记载全都是刘骏给臣子起绰号的。

那是第一个,现在开始第二个。

根据《宋书·颜师伯传》中记载:“上宠信一个昆仑奴,令持仗侍侧,稍不如意,便令殴击群臣,自柳元景以下,皆罹其毒。”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皇上(宋前废帝刘子业)宠信一个皮肤黝黑的奴仆,让他手持兵器站在身边,(群臣)稍微有不合(皇上)心意的地方,(皇上)就命令(这个奴仆)殴打群臣,从柳元景往下的大臣,都遭受过他的毒打。

就这对待朝臣的态度,朱元璋都不敢这么干啊!

就这个刘宋王朝的臣子没反,不得不说,刘宋王朝的臣子还怪好的嘞!

刘宋臣子:……他们也没想到这皇帝会这么昏庸啊。

按道理来说,这样的昏君会对百姓完全有害吧。

那也不尽然,早年间刘骏还是不错的,甚至还有点明君之相的意思,比如说:他重视农桑,推行土断,改革税制。

其中的每一项都减轻了百姓身上的重担,缓解了赋税压力,使得当时的百姓生活没有那么困苦。

但如果说他对百姓好吧,那也不是,因为他在位期间大兴土木,增加赋税,征调频繁。

大兴土木增加了百姓身上的负担,增加赋税使得百姓的经济压力变大,频繁征调导致大量的劳动力离开土地,影响农业生产,使得百姓生活困苦。

他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呢?明吧!又没有那么明。

昏吧!倒是挺昏的。

只能说,他这少少的明,救不了他这多多的昏啊!

总体而言,刘骏还是个不折不扣的昏君。

其他朝代的皇帝:对后宫,对朝臣,对百姓,这还真是全方面无死角的昏啊。

不过,有个好消息,这位死的挺早,35岁便死了。

因为历史上对于他的死因没有明确记载,所以关于他的死因众说纷纭,有说因病而死的,有说因为好色而亡的,反正都不太体面,这样与他的风流韵事有关。

在刘骏死后,刘骏的儿子刘子业继承了刘骏的皇位,或许是因为家学渊源,这位可把他爹那一套学了个十成十,甚至青出于蓝胜于蓝。

论不是东西,这位比他爹还要强!

听到这话,刘宋朝臣都绝望了:苍天啊!来个明君吧。

刘子业,出生于公元449年2月25日,小字法师,是宋孝武帝刘骏与文穆皇后王宪嫄的长子。

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