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是意外,与明帝的本意无关。 作为王爷,平翔当然知道治一地安该配多少军士护卫。 从上到下,确实没有哪一座城的军屯是低于五百人的。 徐思雨的确是吃着亏,管着事。 她说让朝廷来接管,那也是不可能的。 乐州被封赐给安乐伯,诏书说好的自治。 如今,安乐伯无过错,而从朝廷派兵驻守,这就把不信任勋臣放到明面上了。 徐思雨虽然不上朝,但她勋臣的身份是昭告了天下的,但凡处理不当,寒的是所有支持者的心。 这不比礼朝以往对他们的做法吗? 平翔知道,他该代表朝廷给徐思雨一个公平。 “千兵或许太多了,五百,本王可以替你争取一下。只是,这部分屯兵,可能由宜城转来?” “户籍也转来便是。”徐思雨很大方的,哪儿的兵不是兵。 她本也没想过要自己选,那就是明显有异心的做法了。 反正人与人的关系,从远到近,从近到远,都是相处出来的。 进了乐州城,谁是普通屯兵,谁是挑选出来的精兵,由她掌握就好了。 平翔对她的识趣也是满意的,点点头,又把最初的话题捡了起来:“好,那能说回粮草和药材的事儿了吗?” “药材是真没有了,粮草还可以卖你十五万石。”徐思雨回答得很快。 感觉再次被阴了的平翔:…… “您别不信,我让府臣带您去粮仓、药库、还有我私库去查,您要找到多余的药材,我都送您!” 西南的粮草是不缺的,但北方缺。 平翔虽然没要到他最想要的药材,但也是有收获的。 “一两一石啊,这可是开给宜城县的价钱,我可不能厚此薄彼!” 再被“刺”了一刀的平翔,不得不掏出他的家底来购买这批紧缺粮草,送到边境去。 宜城欠徐思雨的四千两白银也在平翔花钱买粮的一个月后,凑齐了送到乐州府上。 徐思雨给乐州每户发了十两的救济银,汇总后不过花了她这次赚到的一个零头。 乐州城外俢渠,城内坍塌的房屋重建。 钱财足够的乐州人,都选择了更坚固的青砖石瓦来建新房,不过几时,乐州城就换了崭新的面貌,而这只是徐思雨管理的第二年。 四月末,北路疏通。 上年末因为雪灾没能出门巡视的林忆青要北上去瞧瞧四野牧场和棉花田庄的情况。 徐思雨想到平翔说的北地民生艰难,特意安排了三个大车队带着粮食和食盐跟着去。 “这些药丸子,是药局特制的伤寒药和补气丸。虽然晚了些,但给他们存着,总有能用的时候。”徐思雨是在给她的人表达她迟到的关怀。 林轩也要跟着林忆青北上,这是儿子要求的。 他做了一年的码头帮工,暂时还不想进学堂,想先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徐思雨没想着这是林轩在躲她,只当儿子有他自己的想法了,又有他爹同行,便同意了。 儿行千里母担忧。 徐思雨抓着儿子的手,一一跟他交代着:“轩儿,这些是跌打损伤的药膏,单独放你的行李里了。 “这是你妹妹给你们爷俩做的香囊,里面有驱蚊虫的草药,你们可要随身带着……” 林轩没给徐思雨多大反应,倒是林忆青看着徐思雨围着他们嘱咐这个,嘱咐那个,心里觉得好笑,拽过忙碌的徐思雨,半环着逗人: “为夫出门不说百回,也有几十回了。你这亲自准备行李,还是第一回。也是,沾了儿子的光了。” 在两人的关系中,林忆青担着外勤、辅助的角色。 林轩一直不能理解,他有举人之姿的父亲怎么就甘于附生在她娘身后,放弃林家产业的继承。 虽然他娘也是有本
第一百五十二章 屯兵(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