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人势力核心的重要砝码,一旦损失殆尽,自己将再无立足之地,只有乖乖听任别人摆弄的份。
他面目扭曲,嗔目欲裂的盯着营墙的方向,只见营墙之内不断抛洒出一片片的箭雨,射的那些在营前还没登上营墙的倭桑瀛士兵死伤无数,甚至出现了一阵惊恐慌乱,要不是有军官们死死控制住局面,恐怕就是溃败而逃的结果。
营墙之上,双方的士兵此刻已经是短兵相接,天明帝国的守军各持兵刃,猛挥猛砍,一阵刀光剑影杀得后续不利的倭桑瀛人纷纷坠落营墙之下。一名千户浑身浴血,大呼酣战,手中的战刀都已经砍翻了锋刃,破口之处还挂着倭桑瀛人的碎肉残渣,他一只脚踏在垛口之上,怒目而视脚下还在攀爬的敌人,那名倭桑瀛士兵一脸惊恐的看着这犹如怒目金刚一般的武将,仿佛被施了定身法般无法动弹,被那名千户一甩手飞出的那把残刀直接劈碎了脑袋,尸体晃了两下就跌落营墙之下,脑浆混合着鲜血洒落的到处都是,下面的倭桑瀛士兵吓得直接从攻城梯上跳了下去,摔断了腿骨,躺在地上哀嚎挣命。
继续阅读!
营墙之上的其余守军也是拼死力战,有人高举滚木礌石向下方上来的倭桑瀛人猛砸,有人手握长枪疯狂乱刺,有人挥舞长刀狂劈猛砍,有人武器损毁手无寸铁,却扑抱着敌人一同跳下营墙同归于尽。
两军从正午时分一直杀到夜幕降临,数个时辰的大雨让双方的弓弦都因为受潮而不堪使用,再也没有了铺天盖地的箭雨,却是推动了短兵相接的血肉磨盘,国仇家恨不共戴天,天明帝国硝山大营的九千守军,面对倭桑瀛人四倍于己的兵力,以其血肉之躯筑起一道不可逾越的铜墙铁壁,这一刻不由让倭桑瀛军统帅鹿野明城心胆俱裂。
而就在硝山大营的将士与倭桑瀛人血战之际,李患之已经带领三千轻骑来到暮里镇,再次找到那位管事老者,挑选了一位认得那隐蔽山路的镇民,第二天一早便出发,横穿连云山脉直扑倭桑瀛人的淮州中路大本营济城。
李患之此时秀发高挽于顶,一根金簪横插其中,身穿一件柳叶甲,外套一领半肩百花袍,腰系玉带足蹬战靴,背背两杆镔铁短枪,胯下一匹红鬃马,腰间悬挂一柄宝剑。
此剑正是当初在那地下石殿之内所得的黑色铁剑,由于其在李患之吸收那股蓝色能量时没有被那狂暴的气流搅碎,李患之感觉它必有不凡之处,故而带在身边,后来带着两名侍女赶路到了襄城,她一时情急之下独自返回京城,便将这铁剑遗忘在了房间之内未曾随身携带,故而后来在剪除历王萧威之战中并未用到,历王之祸平定之后,她命人接回了唐英婉与萧妙贞两名侍女,这二人才将这铁剑带回交付于他。
这次出京巡游之前,李患之命人将铁剑打磨一番,可是不论如何打磨,都只能去除这黑剑上的锈迹而已,那剑体本身却不知是何金属打造,坚硬无比,火不能熔,无法修改其形状,李患之只得让人将剑柄部位修饰一番,便于持握。
李患之对此黑剑甚觉奇怪,但是他不管怎么搜索脑海里的记忆都无法得知这黑剑的来历,他也只能作罢,只是此剑甚为锋利,摧金断玉削铁如泥,李患之在夜晚把玩之时甚至发现此剑与自己心意相通,将此剑飞去居然可以凭借自己心意将其召回,他不由心中大喜,这特么不就是飞剑杀人的法宝吗?难道老子真的成仙了?
因此李患之还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因此剑与李患之心意相通,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为有灵,又因其色为玄,故取名“玄灵”。还命人以上好木材制一剑鞘,用于收纳这柄宝剑,从此之后李患之便将这柄黑剑视若珍宝,爱不释手,这次出京巡游,他也是将此剑带在身边,此刻他领兵来袭济城,更是将这柄吹毛断发削铁如泥的黑剑作为自己的武器。
李患之此时已经带领三千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