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灰(1)(2 / 3)

,连正眼看我们一眼都不肯。”工友要比我早几年来中心城,那时候我遇到过的亏他也都吃过,自然是对这些事轻车熟路。经他这么一说,我也就不再去想这件事了。

“这边的名流贵族都这样吗?”下工后我和他一边抽烟一边问。

“大多数都是,”他缓缓吐出一口烟说,“不过,也有些一视同仁的贵族,我挺喜欢他们的。”听他这么一说,我也很希望能够遇到这样善良的小马。那时还是十几年前,现在那位工友早已经离开,和我一起来务工的小马中只剩下我自己还在苦苦坚持。

后来我收到了一封来自以前的工友的信。信里问候了我的身体状况和家庭,然后和我讲起了他的情况。他现在在老家这边工作,再过几年就差不多要退休了。他还说,希望我也能够健健康康地退休,然后多留出些时间照顾家庭和孩子。读罢这封信,我笑而不语,又抽了一口烟,然后缓缓地吐出很长很长的一串——这是个没有温度的城市。

继续阅读

旧的项目结束,新的项目到来,这个地方离我住的公寓有段距离,所以我每天不得不在通勤上花费更多的时间。虽然做项目本身并不是件值得骄傲的工作,但是对我来说,它就是我营生的唯一手段,也不可能因此放弃这份职业。而且,像我这样混的久的小马,公司也不会解雇我——现在的年轻小马很少愿意干这行,有经验的老师傅的饭碗自然就稳定了。

不过,项目的变化伴随着的则是待遇的变化。虽然收入变化不大,但它的支付方式却变了不少。在上一个项目我还可以按时拿到工资,但是在这个项目,我经常是一两个月才能收到一份基本工资,而本应该发下来的奖金目前还没有着落。这倒也还不算影响生活,毕竟这么多年攒下来的钱还有许多,每天的生活依然很滋润,有饭吃,有烟抽,想喝酒的时候还有酒喝,对我来说这样倒也够了。安逸的生活原本就不需要什么需求。

过了一阵又收到了一封信,是在老家的妻子和儿子写的。内容除了基本的嘘寒问暖,最多的大概就是记录儿子的变化吧。我一年中很少有时间回家,和儿子见面的次数很少,所以很多内容就需要靠妻子的见闻来补充。比如这次,她说儿子已经快到考学的年纪了,在想要不要把儿子送到我这边来,也方便我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后面的段落是儿子写的,他的字迹和我们的比倒还算工整:“爸,我想你了,想看看你现在在那边工作怎么样,会不会很辛苦。妈妈想让我过去和你一起生活,两匹马都在同一个地方,也免得牵挂了。”孩子,你的想法很好,但很遗憾,现实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我住的公寓就那么点空间,如果两匹马挤在一起的话可以说是毫无隐私可言。而且据我所知,中心城的很多学校都是需要住校的,如果能够接受相对较高的学费,在那里上学也未尝不可。只是,既然爸爸都在这里受尽了冷嘲热讽,那我的儿子将来来到这里,也肯定会经历和我一样的遭遇。所以发自内心地说,我其实是不希望他像我一样来到这里上学然后漂泊求生的。但是做父母的我们已经老了,孩子的自主想法也愈发强烈,我们自然是没有理由阻止他们的。未来的路会怎样,还要看他自己呀。

这天我休息,便叼着一根烟一边抽一边往菜市场的方向去买菜。恕我直言,菜市场唯一一个看不出那种贵族架子的地方——当然这也不绝对。因为,你总是能够看到一些西装革履的小马带着一个偌大的菜篮子在市场里四处寻找他们的目标。毫无疑问,这些小马是名流贵族家里的管家,当然这也只是一部分大家庭才会有的待遇。像是那些自己住的小马,他们还是要自己来买菜的。这个时候,他们的打扮和眼神就完全变了,不仅没有了那种马前的架子,甚至乍一看还特别土气。究其原因的话,大概就是那种所有小马都在追求的,所谓的“面子”吧。明明追求它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