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
国前列,尽早实现产业化。”
&nt;
“杨处,我冒昧地问一句,你说的时机就快成熟了,指的哪些方面?市场不用说,我们自己会调研,企业关心的是政策,什么时候废旧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处理,能引起政策的重视?”
&nt;
“叶总说的很对,企业最关心的是政策层面的问题,我只能告诉你,现在各职能部门对废旧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处理,已接近达成共识,我估计等你们把后续的中间放大实验做完,有关政策也就出?台了。我希望你们尽快启动试验工作,有什么困难,我们职能部门愿意为企业力所能及的帮助。”
&nt;
放下电话,叶佳怡靠在椅子上,她想了想,又站起身来,朝自己的办公室门外走去。
&nt;
来到关云天办公室,叶佳怡没像往常那样坐在靠墙的沙发上,而是拉把椅子,隔着办公桌,坐在关云天对面。每每出现这种情况,关云天就觉得又有什么大事要跟他商量。
&nt;
放下手头的工作,关云天抬头问道:“有什么事儿吗?”
&nt;
“刚才接到发改委综合计划处打来的电话。”
&nt;
听到这个单位,关云天略显诧异,因为他的好朋友魏处长,退休前就曾经在发改委计划处当了多年的处长,“哦,发改委计划处来电话,为了什么事儿?”
&nt;
“还记得昌达集团技术中心前两年开发的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处理技术吗?”
&nt;
“记得,他们打电话就为了这件事?”
&nt;
“没错,据那位杨处长说,有关废旧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处理,可能用不了多久就会出?台相关政策,他让咱们尽快启动后续开发工作,争取率先在全国实现产业化。”
&nt;
“看来这个项目引起了这位新处长的重视。”
&nt;
“我觉得不光他重视这个项目,可能制定产业政策那些人,也把这件事提到日程上了,毕竟新能源汽车问世已有十余年时间,虽然每个省市最初市场保有量不多,但中国这么大,全国的数量合在一起也不是小数,根据动力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估计第一甚至第二批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就快到报废期限了。那位杨处长不仅希望咱们尽快重启项目开发,他还叮嘱如果遇到什么困难,职能部门会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叶佳怡道。
&nt;
“这对昌达集团当然是好事,那就尽快恢复技术开发工作吧。”因为这块业务不归关云天分管,他有点置身事外的感觉。
&nt;
“恢复技术开发很容易,但要让研发工作继续深入进行下去,昌达集团现有的技术力量恐怕力不从心呀。”
&nt;
“哦,你认为现有技术力量不能胜任吗?”
&nt;
“原来的小试方案,都是在我那位老同学的主持下制定的,后来的试验工作虽然大多由技术中心的研发人员完成,但他们在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实验结果的判断方面,明显缺乏经验。往下进行深度研发,需要涉及很多未知领域的问题,我认为公司现有的研发人员不具备那样的能力和水平。”叶佳怡道。
&nt;
“对了,你提起新材料研究院的童博士,我也想起你那位老同学来了,现在你还跟他保持着联系吗?他怎么样?”
&nt;
“自从完成了小试工作,他跟这边就没有联系了,昌达集团跟新材料研究院合作的车用动力蓄电池项目,产销完全由咱们负责,对方单位的工作主要
&nt;
(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