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诀乃是消耗的灵识,这种灵识极费心力。等那些老鼠离开时,他已累的满头大汗,而骆九天叫他时,他只觉眼前金星乱冒,咕咚一声,整个人向后栽倒。
蜀王府建构宏伟,富丽堂皇,俨然可与紫禁城媲美。府门外的金水桥,过桥之后,有三个门洞。朱红的宫墙将整个王府围在其中。寻常百姓根本没有机会进王府游览,诸多藩王之中唯蜀王最是乖觉懂事,每年向朝廷所献的贡扇,蜀锦深受皇族青睐。
除了进献贡品外,历代蜀王修身养德,治家有方,体恤百姓,深得圣眷。于蜀王府内一块红照壁上便有御赐的“忠孝贤良”四字。王妃寿诞的请帖发出,除了宗藩的客人外,朝廷官员可酌情到访。
明初时,太祖分封十三王,每王均有自己的封地与兵士。靖难之役,燕王朱棣便是以藩王之权谋得天下。朱棣登上皇位后,担心各地的藩王拥兵自重,便将藩王们的兵力被大肆削减,另赐良田美宅对其安抚。
此后,各地藩王活动也受到朝廷法度限制。未得皇帝召见,藩王不得私自离开封地。藩王与藩王之间也禁止往来。如此一来,所谓的藩王便对皇权构不成威胁,天下兵权也只在皇帝手中。
一条画舫在王府的河道内缓缓而行。端王与计千云在画舫的雅间内下棋,身旁并无用人侍奉。雅间内一张檀木矮几角落摆着一尊香炉,香炉的造型乃是一只面目狰狞瑞兽,兽口大张,自内喷出细细袅袅的烟来。 香气浓郁,在雅间内盘旋一阵,又透过碧绿的纱窗,飘散在黑夜里。
端王一身明黄色长袍,头戴珠冠端坐在一张棋坪前。他看着眼前一个面容清瘦道长模样的人说道:“计先生,你为本王所谋之事准备的如何了?”计千云道:“王爷放心,一切按计划行事。”端王还是有些不放心,问道:“徐元泰这条老狐狸会上钩么?”
计千云抬起左手将一粒黑子放在棋坪右上角,微笑道:“王爷,如今反书案的一干人犯全在我们手上。锦衣卫的人要他徐巡抚交人,徐元泰此时定是一筹莫展,在者西南不太平,要打仗是早晚的事。徐元泰就算是个木头,也能看清这一点。
他如今的政绩全在一件事上,那便是平判。而反书一案出在他的地面上,朝廷对他这个巡抚自然很是不满的。他的今后的仕途全在此事上如何妥善处理。处理妥当,平判的事朝廷当然还是让他来做。处理不当,这反书案就要让他丢掉乌纱。
王爷如今肯助他度过难关,他若是连这点眼力劲都没有,官场这么多年算是白混了,属下担保,徐元泰一定
会上钩。非但徐元泰上钩,那总兵李应祥也会跟着过来。”
端王爷听计千云逐条缕析此事其中利害,对于四川这盘棋更有信心下赢。忽然,他又问道:“你放向英回去,赤水帮的人能服他么?”计千云笑道:“王爷多虑了。属下正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王爷?”
端王放下一粒白子问道:“什么好消息?”计千云道:“骆九天在按察司衙门的地牢中畏罪自尽了。”端王听罢,心头微微一震,而后叹息道:“此人也算个人才,只可惜未遇明主罢了。他这一死倒省去咱们许多麻烦。”
计千云道:“王爷爱才,天下少有。计某能为王爷效力,三生有幸。”端王淡淡一笑道:“能得计先生这样的人才,本王如鱼得水。”计千云知道这如鱼得水四字,乃是刘备得诸葛亮时所说。端王此时说出,意在笼络人心。一方面他夸耀自己有刘备之贤德,二来也是赞赏计千云有孔明之谋。
计千云察言观色,岂能不知其意,闻言立刻跪下道:“计谋何德何能得王爷青眼,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端王爷哈哈一笑道:“起来说话,本王不过和先生说了个典故,先生何必行此大礼?”
计千云一边抹泪一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