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官渡之战(十八)伏敌鸡洛山(2 / 2)

即回答:“大军众多,此去密县,少说半月之久,山中并无水源,届时人困马乏,必然自溃,不妥。”

“我军欲绕行,最近者何处?”

向导指着一处地点道:“鸡洛山!”

副官进言道:“将军,窃以为我军可以作势进攻阳城,引薛议部前来,然后乘夜,直奔鸡洛山!”

韩荀点点头:“此计甚妙!”

...

“韩荀进攻阳城?”薛议再次向斥候确认。

“将军,阳城急件!”就在这时,一封来着阳城的急件到达了薛议处。韩荀必然是进攻阳城无疑了。

“难道阳城有内奸?”薛议只能这么想了,没道理啊,韩荀那五千人,是不可能拿下阳城的,除非有人投靠了袁绍,里应外合。

“不对,不对,不对...”薛议摇了摇头,“如果是有内奸,那么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奔着阳城去呢?我那时候根本不可能来得及救援阳城的。”

“声东击西?”薛议暗自想到。

“此群山可绕行京县否?”薛议问当地的士卒向导。

“可矣,然需耗费时间良久,且山中无水源,大军恐不得过。”

“傍山而行,汝以为最近者当为何处?”薛议问道。

“鸡洛山!”士卒答,“鸡洛山有潧水,大军可于此补充水源。”

薛议摸了摸下巴的胡须,盯着地图上鸡洛山的位置,“善!”

...

傍晚,一只千余人的队伍由李敢带领,前往支援阳城,薛议还是担心对方是真的进攻,派遣的人马支援,若是真有内奸,去再多,也是无用。

而在深夜,薛议带领剩下的两千人,悄悄的赶往了鸡洛山,一边行军,薛议还嘱咐士卒,打扫大军行军的痕迹,防止敌方的斥候察觉。

而密县,则嘱托张南,带着一些百姓和守卒,假装是薛议的守军,驻守在大营和城头。同时为了防止敌方细作传递消息,下令,任何人不得私自出城。

万事具备矣!

...

“薛议带着大军来支援阳城了?”韩荀问道。

“然也,其大旗正在部队之中,约莫千余人。”斥候答。

“密县附近情况如何?”

“薛议大营和城中依旧留有守军防备,路上并无其余大军行迹。”

韩荀重重的点了点头,与副官对视了一眼:“善!”

小知识

鸡洛山位置考证:在书友圈我画了图,已经审核完毕

赵一清曰:《水经·潧水注》:潧水出郐城西北鸡络坞下。

《方舆纪要》卷四十七:郐城在河南禹州密县东北五十里。溱水亦曰潧水,东南流合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