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四月中旬。
四月辛亥(初九),流星大如斗,起天市楼,东南行,光照地。流星者,外兵也;东南行,战之谓东南也。是以偏师战于东南。
...
夜,西南风。
“将军!密县守军并无动静。”
前往鸡洛山的途中,韩荀也派遣了斥候在夜晚对密县的情况进行侦查与汇报。
斥候的报告,明显使韩荀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出发前,其实韩荀就已经做好了被发现,并与薛议部交锋的打算。
但是根据自己的声东击西之计,估计薛议能从密县带出的人马估计也不会超过一千五百人,就算他来阻挡,自己也能一口吞下,还能乘势直下京县。
既然如此,那么自己慢速行军预防薛议来袭的举动倒是显得多此一举了。
“传我令,全军急速行军!斥候多出,探查鸡洛山、密县动静!”
韩荀当即下令道。
“诺!”左右道。
“传将军令!速速行军!”军令一层一层的传递了下去。
韩荀部队的速度肉眼可见的变快了起来。
...
鸡洛山。
晨,阴,西南大风。
“我真傻,真的...”嘴唇干裂的薛议此时正陷入深深的懊恼之中。上山本来就冷,西南风对着刮,水分流失的更快,而且现在全军都没带水...
“虽然知道鸡洛山边上便是潧水,但毕竟没有实地考察过,结果跑到鸡洛山上埋伏好了,才发现,要想取水,还得专门跑下山谷去取。”
“韩荀的斥候已经晃来晃去几波了,自己派人下去取水,不就是直接暴露在对方眼皮子底下,而前功尽弃了吗?”
“行军前便想过水源的问题,但是考虑到潧水不远,应该也不是问题,所以为了更快的到达埋伏地点,便下令放弃携带饮用水。”
“已经一整夜了,滴水未进,韩荀那家伙为什么这么慢?他想大白天绕山吗?斥候都来了几波了,部队呢?”
薛议不知道的是,韩荀由于防备被发现后,引来他的偷袭,所以一开始行军速度是很慢的。
此时此刻薛议正由于自己判断失误,导致全军缺水,很是自责。
“将军!将军!快看!韩荀来了!”
薛议顺着士卒所指望去,果然,一队人马缓缓的出现再了薛议面前。
“将军!此处并未发现曹军!”斥候向着韩荀做着汇报。
“我等在此处观察良久,潧水附近,未有人迹出没。”
韩荀点了点头,抿了抿干裂的嘴唇,夜间一路行动,他也是滴水未进,再加上风越来越大,也是越发的口渴,望着眼前被大风吹起着波浪的潧水,当即下令:“大军在此补充水源,修整片刻,继续行军!”
“诺!”
...
韩荀的出场,薛议自然看在了眼中,当时就有人建议:“乘其不备,可速击之!”
薛议细想了一会,决定等等。
果然便等出个更好的时机。
...
“哈!”袁军士卒蹲在河边,用手捧起一汪水,放到嘴边。
“咕咚、咕咚。”几口下去,一股子润气,从口腔、到咽喉,通过胃,直达全身,抖了个寒颤,抬起头来,缓缓擦去嘴边的水渍,正待吐出一个“爽”字,便见得,漫天的飞石,迎面而来...
眼中最后的一个画面,便是一颗斗大的石头,映入眼帘...
“敌袭!!————”曲长拉扯着嗓子,变了调的声音从风箱似的喉咙传出。
却没人敢笑话他,大家都在亡命的奔逃、躲避...
“杀!”同样变了调的声音从嘶哑的喉咙中扯出!
山上突然杀出一只看不清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