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官渡之战(十九)败韩荀,退偏军(2 / 2)

的曹军队伍,当先一位年轻将军的身后,立着一面大旗:“奋武校尉薛!”

《三国志薛议传》时绍遣别将韩荀钞绝西道,议领奇兵,伏于鸡洛山,荀至,驻军饮水,议乘势而攻,箭、石飞下,大破之!绍由是不敢复分兵。

...

官渡。

曹军大营。

“禀曹公!许都急件!”

曹操接过信封,不一会,便大笑起来,“刘玄德败于子孝、李通之手矣!豫州定矣!”

荀彧的信中写到,曹仁与李通等奖联合起来,发挥了骑兵的优势,在平原大破刘备、龚都等人的部队,刘备遁走,龚都、刘辟授首!

同时汝南太守满宠利用大胜之威,招募服从者五百人,率领这些人一路攻下二十余处据点,诱其未降渠帅,于坐上杀十余人,一时汝南皆平。得户二万,兵二千人!

也难怪曹操如此高兴了。

“曹公!我军鸡洛山大胜!薛中郎大败袁绍偏师韩荀于鸡洛山!”

就在这时,又有捷报传来!

曹操狠狠的一拍桌子,“好!打得好!”

曹军一时士气大振。

...

分军的失败,导致袁绍不再过多的寄希望于偏师,决心集中主力,与曹操在官渡决战。

长时间的对峙,曹操一方的力量薄弱,慢慢显现出来,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坚持到了建安五年十月,曹操信心也在慢慢的下降,一度萌生了想要放弃官渡,退保许都的想法,甚至写信告知荀彧。

荀彧知道后,当即写信劝说曹操:“绍聚官渡,欲与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且绍布衣之雄,能聚人而不能用也,以公神武明哲,而奉以大顺,何向而不济?

今谷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者,以为先退则势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谒,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

...

“伯言!”张南悄悄的走了过来,望了望薛议手中的稀粥,寡白的汤下,散落着几颗,微不可查的咧了咧嘴,乘着四下没有他人,悄悄的从衣袖中掏出一个看似动物腿的物件,轻飘飘的放到了薛议的碗中。

一旁正在啃干粮李敢眼睛都直了!

小知识

于禁传:太祖与绍连营,起土山相对。绍射营中,士卒多死伤,军中惧。于禁督守土山,力战,气益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