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尚欠郎君四十五(2 / 4)

己做的这个梦,心里只觉好生怪异。可仔细回想,那家生子对自己说的话是句句真切、条理清晰。自己是会符咒和跳大神,但也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事。

越是回想,“供奉”越是睡不着了,眼睁睁的辗转反侧难以再度入睡。

好不容易等到天明,“供奉”便从床上爬了起来,匆匆地寻到了韦有柔,把这个事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大清早的就被家里的“供奉”给堵住了,而且还听他说了这么一段故事,韦有柔的好奇心也一下子被勾了起来。

家生子托梦给“供奉”说欠下了自己四十五千钱,为了还清这笔债,他会投胎变成马?可自己的坐骑,也是从老家带来的,而且还是一匹公马。这怎会与那家生子产生瓜葛呢?

再说了,平常听到的故事里,不都是欠债的人托梦给债主吗?家生子为啥托梦给“供奉”呢?难道是那家生子说的“郎君福泽深厚”,他近不了我的身?

但往日里“供奉”和自己说的事,大半又在后来一一兑现了。因此,对这事,韦有柔就“”姑妄听之姑妄信之。向“供奉”表示自己记下了这事。

见韦有柔说记下了此事,“供奉”也就再无多言。毕竟建安的事,对韦县令来说,才是更重要的,能不能再到当今圣上那里露个脸,大家的劲儿都得往韦县令的政务上使。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生子这件事逐渐被韦有柔抛诸脑后。

后来,某天,韦有柔按照惯例外出采风。他从老家带来的那匹公马在行走于崎岖蜿蜒的山路上时,一个不小心,突然失了前蹄。

万幸的是,事发的时候韦县令并没有骑在马上,而是随着衙役们一起步行,侥幸躲过了这场惊吓。

但马失了前蹄,返程的路上肯定是指望不上它了。回程的路又有那么远,瞧着韦县令的身子骨,跟着的衙役们心里着急,就从附近的村子里弄了一匹马过来,作为权宜之计。

从村子里弄到的这匹马是匹母马。马被牵到韦县令面前的时候,母马的原主人也跟了过来。见了韦县令以后,那马的原主人满脸堆笑,嘴里还不停地说着一堆奉承讨好的话语。

什么“韦县令您真是爱民如子啊”、“能在您的治理之下生活,我们百姓可真是太幸运啦”之类的。总之,尽是些对韦县令歌功颂德的言辞。

俗话说,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面对马主殷切的巴结和夸赞,虽然这马是匹母马,韦县令还是笑嘻嘻地把马收下了。

一来嘛,若是仅依靠自己的两条腿返程,那真不知要走到猴年马月才能到家;二来呢,自己手下的这帮人办事如此用心,倘若过于坚决地拒绝他们的好意,恐怕日后在工作中也不好指挥调度众人了。

待回到城中以后,韦县令便吩咐仆从将这匹从乡下来的母马安置在了自家的马厩之中。平日里,他偶尔也会骑一骑这匹马,以此向底下的人表明,自己对于他们这番心意可是心知肚明的哟。

时间慢慢过去,转眼间那家生子离世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那匹从乡下弄来的母马突然有了身孕。

瓜熟蒂落的时候,母马顺利产下了一匹小马驹,只是,这小马驹的样子,让韦家人都很惊讶。

小马驹通体雪白,宛如冬日里的初雪一般纯净无瑕,然而最为引人注目的却是其脑袋上那对硕大无比的黑眼圈,犹如两团墨汁泼洒在了白净的画布之上。

更让人感到诧异不已的是,小白马的面相,如果不经意的看到的话,竟会恍惚觉得它与去年故去的那个家生子有着几分相似之处。

这个惊人的发现很快便传遍了整个韦府,众人皆对此议论纷纷、惊叹连连。

当这个消息传到韦有柔耳中时,他同样被深深地震惊到了。怀着满心的好奇,他迫不及待地赶到了马厩